“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完了证件,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
“这才是真正优良的软环境,来这里投资兴业放心!”
7月16日,在阳谷经济开发区,记者走在林立的铁架塔吊下,往来穿梭的施工车辆前,隆隆运转的大型设备中,扑面而来的是真情流露,亲身感受的是兴业氛围。
为让投资兴业者来得了、留得住、扎下根,今年以来,阳谷县以保姆般的服务,全力为投资兴业者建造一个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生活舒心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今年1-6月,该县共引进项目106个,预计实际到位资金42.9亿元。
“让 ‘头脑风暴’成为阳谷优化环境的名片”
“在全县开展‘我承诺、我清廉、我服务’主题教育,就是一场‘头脑风暴’,让干部围绕作风建设进行‘洗脑’。”7月4日,县农业局局长白志宏在参加完全县“我承诺、我清廉、我服务”主题教育动员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会后,深有感触地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解放,认识上不去,工作就缺乏动力。为了让全县干部牢固树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干部都是服务员”的服务理念,该县先后召开了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强化责任优化发展环境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在所有县直单位开展了“我承诺、我清廉、我服务”主题教育活动,深化了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实施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行动监督检查。全县各部门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对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大局观、政绩观、廉洁观、群众观教育的过程,通过这次“头脑风暴”,使每个部门、每位干部都把心思用在转变作风、创新思路、促进发展上,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护短、不遮掩、不回避的态度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县直部门召开“廉洁从政、服务发展”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切实解决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乱作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风清气正才好扬帆。“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李其超表示,“要让转变作风、服务发展的‘头脑风暴’成为阳谷发展环境中最闪亮的名片!”
“让制度在跨越赶超中发挥能动作用”
7月11日上午,县电业公司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一场特殊“考试”正在这里举行。
来自全县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县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正对照着手中的社会评议票,对全县106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
社会评议员们结合评议票涉及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一项一项认真思量,如实解答。这是阳谷开展社会大评议评价政府职能部门制度中规定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半年一次。评价结果全县通报,并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评范围,对在评价活动中连续两次排名后两位的单位,年终考核取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优评先资格;对反映强烈、造成重大工作贻误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把评判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利交给我们,这些制度的实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阳谷从上到下竭诚为民服务的一份诚意,也增添了我们投资的信心。”山东德海友利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德海说。
如果说社会评议制度是把监督评判权交给了社会,那么制定出台的《关于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首责免罚制和23天企业宁静生产经营日制度的意见》,则是调动全县干部的主动性,严格杜绝违规行为;五项制度明确列出5类19种不得实施的行为。除此之外,该县还全面推行了乡镇长离岗招商制,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实行“代理”;派驻机构联系企业制度,县纪委八个派驻纪检组对各自联系的10多家企业进行不定期走访、帮扶;派驻机构联系乡镇制度,从项目立项到落地,全程帮助乡镇办一切手续。“我经常领着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原来要跑10多个部门,半个多月也办不下来。现在好了,只要把材料准备齐全,交到县政务服务中心,有的手续不到半天就办完了。”日前,定水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清忠高兴地告诉记者。
“让‘硬功夫’优化‘软环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只有下“硬功夫”,优化出“软环境”,才能形成“洼地效应”,让资金、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纷至沓来。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零距离、零干扰、零容忍”服务,进一步创优全县经济发展环境。为此,该县面向社会设立举报电话、网络邮箱、群众信访举报箱,鼓励广大群众随时监督举报,并承诺对实名投诉举报人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各种方式进行明察暗访,建立了工作通报、双向约谈和诫免制度,成立督导检查组,对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全县重点工作进度等开展专项督察36次,提出整改建议24条,下发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报7期,点名批评32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13人,调离执法岗位5人,撤销职务1人,较好地治理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有力地提升了机关行政效能,确保作风建设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现在,无论我们走进哪一个职能部门,都会看到一张张笑脸,听到一声声问候,让人感到的是温馨、信任、感动!”海天商厦服饰有限公司的重庆老板刘平高兴地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阳谷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硬措施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绊脚石”,用辛劳和汗水栽下“梧桐树”,为“跨越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让阳谷这片热土散发出了无穷魅力。(记者 布双起 通讯员 刘勇)